写给《中国青年报》的生日
2015-04-27 12:28:1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写给《中国青年报》的生日

   4月27日,对于所有喜爱《中国青年报》的读者来说,是一个不平常和值得纪念的日子,64年前的4月27日,一份带着青春与理想气息的报纸在北京海运仓2号诞生了,她就是《中国青年报》,从此这份报纸也就成全国青年的精神食粮。

   笔者接触《中国青年报》是在八十年代初,是个只有20多岁的农村青年,当时笔者在生产队(现在村民组)担任民兵排长,第一次见到《中国青年报》笔者清楚记得是在当时大队(现在的村委会)“青年民兵之家”阅览室,当笔者读完几份《中国青年报》报时,竟然从此爱上了这份报纸,一有时间(到大队开会、办事)就跑到阅览室翻阅中青报。有时由于时间紧翻阅不了几张,为了能挤出更多的时仔细阅读,临走时,向时任大队民兵营长的堂姐夫央求能否借?当堂姐夫看到怀揣一大卷“中青报”时,把他都吓住了,常常问道:拿这么多报纸,白天还要参加生产队劳动,哪有时间看?

   为了挤出更多时间阅读中青报,每天吃完晚饭夜幕降临时,煤油灯下,就成了我的读报时间。由于父亲去世早家里经济困难,母亲不知是处于关心我,还是心痛我看报纸浪费煤油,常常劝我不要时间看的太长,抓紧吹灯上床休息,因为第二天还要参加繁重的生产队劳动……为了节省煤油和不让母亲看见深更半夜还在看报纸,我特的把煤油灯芯挑的小小的,再用报纸在煤油灯围起来,只留下我读报的这边的窄小一面,这样睡在隔壁房间的母亲就看不见我房间灯光了,母亲见不到我房间灯光,也就当我睡了,不会再来劝我休息了。

  随着时间的推移,报纸读的时间长了,只到今天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当时是咋想的,竟然鬼使神差的向报社投稿,我年青时是个说干就干的人,一天,吃完晚饭,经过多天的深思熟虑,写了一篇题为《山区青年读书订报难》的300多字稿件,从公社邮电所(现为乡镇)寄给了《中国青年报》,后来让我做梦没有想到的是,这篇稿件不但在中青报上发表了,我还被县委宣传部评为“优秀通讯员”和当上了乡村投递员。一个无父亲的农村青年,没有靠一点“关系”,靠一篇在中青报上发表的“豆腐干”竟然当上邮递员,不用笔者解释,可见中青报在那个时代的影响力有多大?当地政府有多么重视中青报?这样机会只怕永远没有了。

    91年,在打工潮的影响下,我决定辞去家乡工作,怀揣一摞“优秀通讯员”荣誉证书和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文章剪贴本,为了圆我心中当上一名真正记者的多年“梦想”,成为一名漂流不定的打工仔。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,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……只要你坚持不懈的去努、去拼搏,胜利一定属于你,路就在你的脚下。在苏州打工期间,我仍然坚持白天打工,晚报蜗居在租住只有几平方米,房东由养猪圈改成又低又矮又狭窄夏天如闷罐般小房,用木板搭起的“小桌上”写稿,随着稿件在当地报刊和上海新民晚报、解放日报等有影响力的大报上刊登。在时任吴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吴江报社社长吴延元的帮助和推荐下,我便成了北京某报社驻华东工作站聘用,从此圆了我的“记者梦”。

  98年,我从苏州返回河南郑州,我心中的坚决不改的是,只要你肯脚踏实地的去拼搏、去努下,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,在哪里都会有“伯乐”发现你,当朋友告诉我北京某报社驻河南记者站,在郑州人才市场招聘记者,当我跑到人才市场负责招聘记者站长,听完我的简短介绍后,当场答应被聘用。有成就有收获,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大潮下,对于我们这些出生60年初出生,又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人来说,面临的不仅仅是文凭的竞争和挑战,更是实战和经验的挑战,取别人之短,补自己之长,大学生们凭借的是自己文凭和高学历,而我们这些没有文凭和高学历的人呢?只有靠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实战精神,去与有高学历的年轻人争“饭”吃,去取长补短。

  说起我与中青报的“情缘”,是中青报一步步把推出来,80年代初,我靠在中青报上发表的一篇小文章,从农村青年推上邮递员。2003年,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,当年11月23日笔者在中青报“青年话题”头条,发表一篇题为《老板的滑头与民工的艰辛》文章,文章发表后,仍然让笔者做梦没有想到的是,会在全国引起如此大轰动,中央电视台“面对面”、浙江电视台“谈话”、河南电视台……上海《新民周刊》全国等近百家媒对本人进行专访。从此,笔者从一名默默无闻者,成为一位全国知名记者。

 2013年4月25日,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,笔者凭着多年中青报追随者,因中青报报道为农民工维权、成为“农民工维权第一人”。在中青报发表《中青报让我走出大别山》一文(本文被2014年出版《读青春》一书刊登),亲切见到了多年思念的中青报老师们,亲眼目睹了北京海运2号,这个多年心中神秘的“圣地”。

  值得一提的是,当笔者在北京西站刚下火车,狄多华老师早已迎候在哪里,虽然我和狄多华老师素不相识,当我们通完电话见面时,狄多华紧紧握住我的双手,像多年未见面的“亲人”,不是亲人,胜似亲人……那一刻,我的两腮流下的不知是激动还是泪水。

  见到了“亲人”,见到神秘的海运仓2号,见到了……这个不平常的日子,永远牢记在心中和脑海里。

   4月27日这个日子,我会永远牢记,因为没有您(中青报),就没有我的今天。30多年过去,笔者己从当年的棒小伙,变成了一个50多岁而立之人,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,只要有中青报相伴,就永远年青,就青春永葆。(文/吴贤德)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